保持90%!降低50%!Micro LED技術動態兩則
近來,Micro LED在融資方面速度加快,僅10月以來就有4家企業宣布融資進度。而在資本及企業拉動下,Micro LED在技術方面也迎來一些新進展。
INSPIRE
THE BEST
01
韓國光子技術研究院在Micro LED發光效率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光子技術研究院(KOPTI)宣布成功研發出高效精細Micro LED,Micro LED內部量子效率均可保持90%的范圍內,并且不受芯片尺寸大小和不同的注入電流密度的影響。

20μm Micro LED電流-電壓曲線和發射圖像(圖片來源:KOPTI)
這款Micro LED由光學半導體顯示研究部的Jong hyup Baek博士團隊、Woong ryeol Ryu博士帶領的ZOGAN Semi團隊和漢陽大學納米光電子學系的Jong in Shim教授共同開發打造,產品解決了Micro LED因芯片尺寸縮小以及注入電流增加而導致的發光效率迅速下降的問題。
據悉,20μm尺寸以下的Micro LED不僅發光效率迅速下降,而且在驅動顯示面板所需的低電流范圍(0.01A/cm²~1A/cm²)內,Micro LED非發光復合損耗顯著增加。目前,業界通過在芯片側面導入鈍化工藝可一定程度緩解上述問題,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

20μm、10μm藍光Micro LED的內部量子效率 (IQE) 根據電流密度的變化
KOPTI介紹,本次研究團隊通過新結構減輕了外延層中的應力,提高了發光效率,并抑制了Micro LED在任何外部電場或結構下的物理應力變化。因此,即使Micro LED尺寸減小,新結構可依舊顯著降低表面非發光復合損耗并保持了高發光效率,且無需采用鈍化工藝。
目前,團隊已成功驗證高效精細Micro LED在藍光,以及氮化鎵綠光、紅光器件上的應用,未來有望通過該技術生產全彩氮化鎵Micro LED顯示器。
INSPIRE
THE BEST
02
臺工研院研發出二合一Micro LED顯示模塊快速檢測技術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近日,臺灣地區工研院鎖定色彩校正及光學檢測兩項核心要點,成功研發出高準確性二合一的“Micro LED顯示模塊快速檢測技術”,能同時檢測色彩及光源角度。
臺灣地區工研院量測技術發展中心執行長林增耀表示,Micro LED因技術太過前瞻,市場上沒有一定的規格,必須配合品牌廠的獨特需求進行客制開發,也因此在檢測或修補沒有前例可循,臺灣地區工研院研發團隊首先以產業亟須解決的色彩均勻度檢測著手。
因為Micro LED尺寸很小,傳統顯示器量測設備鏡頭的相機像素無法滿足檢測需求,臺灣地區工研院研發團隊利用“重復曝光色彩校正技術”,以重復曝光方式達到Micro LED面板色彩的平衡,并通過光學校正技術分析色彩均勻度,達到準確量測目的。
當前,臺灣地區工研院研發團隊在既有的光學量測機臺上,安裝多角度收光鏡頭,通過一次集結不同角度的光源,再利用獨創的軟件分析技術,使光源同時呈現在同一個界面上,達到定點量測,大幅減少50%檢測時間之外,更成功突破傳統100度光源角度檢測,擴大至約120度。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地區工研院由技術處支持成功研發出高準確性二合一的“Micro LED顯示模塊快速檢測技術”,以兩站式快速分析微型光源的色彩均勻度,以及角度旋光性特征,提供客戶各種新產品客制化檢測,并相較于傳統設備提升50%量測效率,盼透過技術檢測精進,以協助產業突破量產難關,進入下世代顯示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