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顯示企業抱團回歸液晶后市場
三星電子、LG電子正計劃明年翻倍采購LG Display的LCD面板,結合此前LGD廣州8.5代線恢復滿產的消息來看,該產線在明年或能實現滿產滿銷。
眾所周知,在上一輪液晶面板下行周期當中,由于韓系企業的清退,其產能無法形成規模化,最終沉浮于中國TOP3面板廠的“價格海”中,LG Display也將最后一條廣州產線的稼動率降低至50%左右,甚至一度尋求買家接盤。
如今事件進展突然迎來反轉,市場調研機構Omdia數據顯示,2023年,LG Display占三星電子與LG電子的LCD供應比重為8%,明年將爆拉至16%。
為此,LGD中國工廠液晶電視面板產量今年為800萬臺,明年則預計爬坡至1500萬臺。
雖然當下全球LCD市場依舊處于供過于求的局面,大尺寸面板價格也有松動趨勢,但LGD信心滿滿的火力全開似乎并不擔憂客戶問題,它游離于中國面板廠的“價格戰”之外。
明年,該產線拉滿稼動率后將向三星電子、LG電子、創維、KTC、TPV、貝斯特爾等公司提出簽署LCD電視面板長期供應合同的要求。在LG Display對2024年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的預測中,三星電子和LG電子兩家廠商占比預計為67%,比重本身與今年變化不大。但與今年相比,預計明年液晶電視面板采購量將大幅增長的廠商有LG電子和創維等。
在終端需求不變的情況下,有人擴產,那就必須有人減產,因此三星電子與LG電子還計劃在2024年重構液晶電視面板供應鏈,預計明年繼續增加來自中國臺灣,日本LCD的面板供應量,針對中國大陸企業的目的呼之欲出。
在兩家韓系巨頭明年全新的面板供應鏈體系中,中國企業京東方的面板占比將從22%削減至15%;TCL華星將從21%削減至20%;惠科將從22%削減至18%。
與之相對的是中國臺灣供應量的提升,群創在明年的供應比將從8%提升至11%;友達光電將從8%提升至9%;以及以及被郭臺銘收購的日本夏普(SDP)將從10%提升至13%。
圍魏和救趙
從以上舉動中不難看出三星電子以及LG電子想要牽制掌控全球LCD市場的中國面板企業。以LCD電視市場舉例,中國企業在暢銷的屏幕尺寸產品所占比重均遙遙領先。32英寸產品70%左右、43英寸70%以上、50英寸65%以上、55英寸80%以上、65英寸70%左右、75英寸65%以上、85英寸65%左右由中國面板企業生產。
三星電子方面,原三星顯示占其面板份額13%左右,但自去年年中三星顯示徹底退出LCD生產后,在今年提升了其它面板廠供應去填補空缺。華星光電(22%→26%)、惠科(18%→20%)、夏普(8%→13%)、友達(10%→12%)、群創(8%→10%)。
只有京東方從去年的9%降至今年的8%,雖然LG Display也從去年的10%降至今年的9%,但與過去2020年的1%和2021年的2%相比,已經有了大幅增長。
削弱大陸LCD面板議價權的同時,雙方合作的另一大要素也與三星電子明年彩電市場定位重心依然鎖定高端液晶有關。
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測分析:2024年,三星在高端OLED電視領域表現依舊難有重大突破,因此,三星電視明年還會在LCD方面加強針對性的布局。例如將對4K-QLED、4K-Miniled,8K-MiniLED等產品策略更加積極。
與此同時,Omdia還進一步介紹了三星電子與LG方面的捆綁合作事項,即在采購LCD面板的基礎上,LG Display還要求三星電子明年購買超200萬片W-OLED面板。
三星從LG Display采購的是被稱為“白色OLED”的面板。使OLED材料發出白光,通過彩色濾光片轉換成紅、綠、藍光,也被松下和索尼等的OLED電視采用。
戲劇性的是,早年三星電子與LG電子在OLED電視市場競爭時,曾公開指責后者的白色OLED是“山寨”。不過,由于三星不使用彩色濾光片,而是拘泥于使用微細的紅、綠、藍發光材料的方式,導致在電視用大型面板上難以提高良品率,其引以為傲的QD-OLED電視在市場屢遭滑鐵盧,相應產線的開工率也在歷史低位。
因此,對于一向愛惜名譽羽毛的三星來說,從LG采購面板相當于對外認可LG的技術實力,等于在OLED技術的競爭中做出讓步。盡管如此,這兩家韓國企業還是聯手了,背景自然是中國企業的崛起。
我們需要理智的看清,韓國限制中國LCD面板市場實則是“圍魏救趙”,意圖拖延中國在OLED領域的追趕速度。曾經恨之入骨的對手從針鋒相對,到握手言和,這已經不只是哪家企業還能否延續香火,還關乎到整個韓國顯示產業能否在中國集群攻勢下生存,以及中韓消費電子品牌在OLED品類的競爭。三星宣布開啟8代OLED產線那天,韓國總統尹錫悅、三星當家人李在镕也親自到場,其重視可見一斑。
如今三星已經打響高世代OLED戰爭第 一槍,國內巨頭卻遲遲不愿發聲迎戰。這一選擇的是非,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得清楚,還有那些處于企業背后“看不見”的手,他們是否有能力出手資助、支持這些項目,也決定了這些項目的生死、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