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 虛擬制片作品接踵而來!以黑科技拍劇,太酷啦
在當今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時代,影視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技術的創新不斷推動著影視制作方式的演進,為觀眾帶來更為震撼和精彩的視聽體驗。其中,LED 虛擬拍攝技術的崛起,正成為影視領域的一顆璀璨新星,引領著行業的發展潮流。
隨著影視行業的資產整合及工程優化,LED 虛擬拍攝已不再是好萊塢大片的專屬,它正逐漸深入到影視產業的各個角落。近期,一系列采用 LED 虛擬拍攝的作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涵蓋了網劇《狐妖小紅娘》《云之羽》《大夢歸離》,短劇《柒兩人生》《太古至尊》,國內首部航母艦載機題材軍旅劇《海天雄鷹》,京劇電影《安國夫人》,舞臺劇《麥克白》等,其輻射范圍之廣,幾乎遍及整個文娛行業。可以預見,未來在影視內容制作中運用 LED 屏幕的趨勢將愈發普遍。
“電子榨菜”精品化,虛擬拍攝提升制作水平
一分鐘知曉劇情,兩分鐘情節跌宕,三分鐘上演重生復仇……圍繞著豪門、霸總、穿越、復仇、重生等熱門主題,微短劇憑借節奏快、時長短、情景爽的特點,讓觀眾欲罷不能。近年來,短劇這一新興的影視形式在市場中嶄露頭角,引發了全民追劇的熱潮。短劇通常單集時長在幾十秒至 15 分鐘之間,有著明確的主題和主線。與傳統長篇劇集不同,短劇劇情緊湊,觀眾無需耗費過多時間便能一氣呵成看完,很好地滿足了現代人快節奏生活的需求。據相關報告顯示,2023 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達到 373.9 億元,同比增長 267.65%,預計 2024 年將超過 500 億元。
作為國內首部采用虛擬制片的短劇,《柒兩人生》以 LED 虛擬攝制屏搭建影棚,僅用 14 天便完成拍攝,并于今年在抖音平臺上映。劇中諸如暴雨里的建筑物全景、纜車面臨墜落的驚險畫面、不同場景空間的快速轉換等,均由 LED 虛擬影棚替代實景。借助實時渲染和動態追蹤技術,拍攝團隊在虛擬環境中逼真地還原真實場景,實現了更為自由靈活的鏡頭語言。
大型古裝玄幻仙俠短劇《太古至尊》在制作方面更是高效快捷,此劇集在近百人團隊的協作下,僅用 8 天時間,通過采用虛擬拍攝技術與實景場景相結合的方式完成拍攝制作,極大地節省了實際搭建環境和使用道具的成本。
隨著短劇精品化趨勢的不斷推進,短劇拍攝也承載著影視行業技術制片的新趨勢。過去,虛擬制片主要廣泛應用于電影大制作,少量影視劇應用集中于長劇。而如今,隨著短劇精品化趨勢的持續發展,過去應用于電影、長劇中的各類先進技術,未來有望被專業團隊“短劇化”,短劇采用虛擬拍攝技術僅僅是一個開端。
大廠齊發力,虛擬制片進入規模化時代
2024 年,以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芒果 TV 為代表的長視頻平臺,紛紛亮出各自的王牌。無論何種風格類型的劇集,各大平臺都積極擁抱 AI、虛擬拍攝等前沿技術。這不僅將成為推動電影電視工業變革的關鍵力量,還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與以往先在藍、綠幕棚拍攝,后期再進行特效制作的流程不同,虛擬制作采用的是“后期前置”的創新流程。實際開拍時,“真實”的場景能夠瞬間在虛擬攝影棚的 LED 屏上完美呈現,演員能夠更輕松地融入角色;經過實時的運算和渲染,屏上場景的透視會隨著攝影機的運動而實時變化,導演可以從監視器中直接看到虛實融合后的特效畫面,從而迅速優化拍攝方案。
例如近期剛剛殺青的《大夢歸離》,在虛擬拍攝方面攻克了眾多技術難題,包括虛擬場景光線和實景光線的延時匹配、雨雪現場特效匹配、大面積水面反射拍攝以及威亞高速拍攝等在虛擬場景里的應用。《大夢歸離》也是目前業內使用虛擬拍攝量級最大、場景最多的劇集項目。
示范的作用顯而易見,過去三年來,探索虛擬制作已成為中國文娛產業影視工業化的重要環節。不止愛奇藝,優酷的虛擬拍攝也在 2023 年邁入規模化時代,劇集拍攝中使用虛擬拍攝的場景占比從 0.5%提升至 10%。
在周莊數字夢工廠的幀享數字影棚內,一座高 10 米,弧長 52 米的巨型 LED 屏幕矗立在場地中央,屏上漫天飄雪的畫面與屏前實景雪地融為一體,美輪美奐。隨著帶有跟蹤系統的攝像機不斷推拉搖移,屏幕中的場景也隨之靈動變化。在導演的監視器內,一段虛實融合的精彩成片素材瞬間生成,效果與實景拍攝毫無二致。不到半天時間,這場雪景戲就順利拍攝完成。這正是優酷古裝生活懸疑劇《清明上河圖密碼》的虛擬拍攝現場。整部劇將有八大場景應用到虛擬拍攝,包括樹下雪景、日落湖邊、地下雅園等特殊場面。在使用虛擬拍攝的場次中,預計拍攝效率提升 40%,人力成本節省 60%。
深度應用,推動技術演變進化
技術的升級離不開廣泛應用,尤其是在陌生場景中的實踐。在中國的影視拍攝中,虛擬拍攝技術也在持續演變進化。為何中國虛擬拍攝技術已應用多年,但在大眾的認知里,卻是近兩年才開始有所了解?
實際上,最初一代虛擬拍攝廣為人知的形式是綠幕、藍幕拍攝,但大眾往往將其視為“特效拍攝”“后期合成”等,“虛擬拍攝”這一專業名詞在當時并未得到廣泛普及。隨著數字化技術的迅猛發展,LED 虛擬拍攝從最初的 2D 版本迭代至新一代的 3D 版本。
在 2D 時代,LED 虛擬屏重點解決了遠景拍攝的難題,主要集中在窗外景與車戲兩個場景,有效避免了協調高端寫字樓、高層住宅、機場、醫院等場地的困難,以及為拍攝車戲而申請封路的麻煩。這一階段的虛擬拍攝,由于拍攝機位相對靜態、數量較少,實現度和完成度通常較高,大部分效果能夠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觀眾在觀劇時難以察覺。加之技術難度不高、應用場景較為單一,行業內外未進行過多公開科普,所以大眾并未意識到自己已經接觸到了虛擬拍攝的成果。
到了 3D 時代,虛擬拍攝背景從 LED 平面屏發展為 LED 弧面屏,數字素材從 2D 平面進化為 3D 立體,適用場景大幅拓展,意味著能夠滿足更多重要場景的拍攝需求,所見即所得的優勢清晰直觀地呈現在眼前。
除了影視平臺在資金上大力投入,越來越多的 LED 屏企也敏銳地洞察到了虛擬拍攝的巨大潛力,正深入探索這一市場,并為影視頭部企業提供定制化的 LED 虛擬影棚設備。利亞德目前已與阿里達成虛擬拍攝方面的業務合作,公司還與秀加科技聯合投資打造了利亞德·馬欄山虛擬制作基地。其他 LED 上市公司,如洲明、奧拓、艾比森、雷曼等,也紛紛打造了眾多虛擬影棚,虛擬制片的隊伍正在不斷壯大。
隨著用戶對于劇集品質和審美的要求日益提高,置景特效的成本始終居高不下。當 LED 虛擬制作真正實現普及,這類劇集有望在整體上進一步降低成本,并提升制作效率和最終的品質呈現。
可以肯定的是,LED 虛擬拍攝技術正以不可阻擋之勢改變著影視行業的格局。它不僅為創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間,也為觀眾帶來了更加震撼和逼真的視覺享受。在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技術將不斷完善和創新,為影視行業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開創一個更加精彩的影視新時代。